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 瀏覽位置:首頁 > 經驗感言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經驗感言


感恩心,點滴情---董事 林益豐

  • 發佈日期:2018-05-18
  • 照片說明文字我是身障者,從有意識以來我即須仰賴枴杖方能緩慢移動,在幼年時,鄰居的長輩總喜歡問我:「你什麼時候可以不用拐杖走路啊?」我都用很堅定的口吻說:「再二、三年就可以了」。這樣的情景日復一日,每次看著同齡的玩伴在田間嬉戲奔跑時,我不斷問自己:「怎麼會這樣?!」時間一天天的過去,雙腳不但沒有好轉,相反的日日萎縮,心裡的沮喪不覺油然而生。怎麼辦呢?「真是無語問蒼天」,但日子還是得繼續過,到了十七歲那年,面對我人生第一次重要的抉擇,在考量現實環境下,因此我與友好有了接觸,也展開了我新的人生~~。

    當我進入「友好」時,眼前的景象讓我非常驚訝,頓時呆若木雞,原本以為世上只有我不良於行,但出現在我眼前的卻都是跟我一樣的朋友,甚至有的人比我更…,但是這些人從他們的臉上卻看不出有一絲毫的憂傷,反而顯得很天真爛漫,甚至還有些調皮,我心想:「是裝的吧?」,雖然心裡狐疑,但還是融入他們,與他們一起學習專業技能。時間轉眼過了一年,才慢慢體會,原來友好這個團體是由一群有愛心、有熱誠的人所組成,社工會針對參與的個案的心理需求給予輔導,並有專業講師教授學員們技能,尤其是住在二樓的創辦人,她會不時的來給予我們鼓勵並要我們專心學習技能,及開導我們要有快樂的人生觀,也期許我們將來能自食其力,成為社會的中堅人。因此學員在融洽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所以個個活潑開朗。然而這一幕幕溫暖的情景,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盤旋。

    民國六十七年,當時政府正大力推行各項工作技能認證,為此每年皆會舉辦技能競賽,促使專業技能更提昇。友好在鐘錶類組競賽中都會派學員參加,並在鄧振斌老師的指導下常常名列前茅。但就在此時,鐘錶業也面臨由機械錶到電子石英錶轉型的衝擊,鄧老師是機械錶的資深講師,但對於新發表的石英錶也束手無策,於是鄧老師即推薦曾在「瑞士鐘錶技術中心」接受專業訓練的林振木先生專程來社指導學員電子石英錶的維修理論。隨後又於1981年指導學員黃中輝先生參加「日本東京國際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在此次的比賽中榮獲了鐘錶修理「金牌獎」,在此殊榮下,「友好」在同業中,奠定了良好的形象,也為往後的學員創造了許多的就業機會。
  • 分享
    • 相關圖片: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