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 瀏覽位置:首頁 > 創辦人

創辦人


姚卓英教授【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 照片說明文字

    *創辦人個人簡介姚卓英教授

    創辦人於1911民國元年農曆2月初8生於廣東省平遠縣 ,先後榮獲金陵大學學士、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碩士 ,畢生奉獻社會褔利界,皆能一本其虔誠之宗教信仰,而產生綿綿不絕的工作動力,試看此時此地,以名利是鶩者多,能如創辦人姚卓英教授風格者,究有幾人。

     

    【著作】:

    l   「社會個案工作原理與實施」→獲嘉新文化基金會優良著作獎

    嘉新基金會優良著作獎l   「醫務社會工作」→獲中山文化基金會獎助

    l   「傷殘復健概論」、「復健工廠手冊」、「愛梅文存」 、「村姑的足印」

     

    【得獎】:

    l   民國51年台北國際扶輪社「傑出公民獎牌」金駝獎

    l   民國59年台北市長高玉樹創辦醫院病童教學玉石獎」

    l   民國62年嘉新文教基金會「優良著作獎」獎狀,獎金肆萬元

    l   民國62年教育部長蔣彥士「熱心社會教育獎」獎章乙枚暨獎乙面

    l   民國63年內政部長林金生殘障福利績優特殊獎牌乙面

    l   民國73年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暨社會各界聯合致贈「金駝獎」

    l   民國74年美國國際友好協會「傑出服務獎」獎牌乙面

    l   民國74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暨李登輝總統致贈「仁人懷抱」扁額

    l   民國76年吳尊賢文基金會頒「愛心獎」獎金拾萬元,內政部拾萬元

    l   台大校長閻振興頒發之服務二十年成績優良獎狀

     

    *創辦友好復健技藝社的動機

    沙士比亞說:「我失了謀生的工具,就等於喪失生命。」這兩句話深深地表現了身心障礙者內心的痛苦。一個人身心有了障礙,就等於失了謀生最重要的工具,也就是我們傳統所說的:「殘廢了。」

     

    「殘廢了」讓許多身心障礙者真有生不如死的感覺,歲月悠悠,天長日久的煎煞,還不如驟然死了痛快!這是我在台大醫院服務二十餘年所得的深切體會。愈是年輕的身心障礙者,所感受的痛苦也愈深。

     

    在台大醫院每當醫師診斷一患者的身心障礙者已經固定,不能再改善,照會他們應該出院時,家長們便帶著他們身心障礙者的孩子,到村姑辦公室來哭訴,請她設法給他們一條出路;否則他們全家都將拖累得同歸於盡!更有 許多身心障者的幼兒被遺棄在台大醫院,經醫師檢查,認為均是無法治療的身心障礙兒童,這些可憐的孩子,雖然暫時被安置在育糼院,可是如果他不夭折,他們會長大,將來又怎麼辦?難道永遠受人可憐,作為慈善家施捨的對象嗎?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她腦際,無時獲已!對他們的遭遇,村姑非常同情,同時 只覺得這是她身為社會服務部主任的責任,應該為他們開闢一條出路,使他們能自力更生,能挺胸昂首,做個受人尊敬,對國家社會有頁獻的公民,方能心安。

     

    在這同情心與責任感的衝激下,村姑乃毅然先後一次赴英、兩次赴美,研習考察彼邦傷殘復健措施。返國後一面在各大學任教,訓練這方面急需的人才,一面繼續在台大醫院社會服務部工作。其時,台大醫院已設立物理治療復健部,從事醫療復健服務;惟傷殘復健之最高目的,乃在使完成醫療復健之傷殘者,能在人力市 場與非傷殘者一同工作,同為國家納稅的公民,享受做人的尊嚴與快樂幸福的生活。要達此目的,必須有職業復健服務來配合,方能使他們殘而不廢,自力更生。

     

    不過其時在中華民國境內,却尚未有一職業復健機構來承擔這種責任,眼看出院後身心障礙者所獲醫療復健成果,因在家中無所事事,慢慢退化,甚至消滅,對國家人力、經濟均造成很大的損失。面對上述情形,乃毅然決然 商借台大醫院復健部半間房子,於民國五十七年十二月一日在台北市國際獅子會西區分會資助新台幣叁萬元的微薄資金下,聘請技師一人,以十三個身心障礙者青少年開始,試辦各種手工藝訓練和鐘 錶修理。中華民國第一所職業復健機構,也就和一粒芥菜種子般著土發芽!是摹仿美國的「友好工業社」〈GOODWILL INDUSTRIES〉利用廢物,作為訓練身心障者材料開始的。民國六十五年為免一般人誤認為是商業營利機構,始更名為「友好復健技藝社」。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