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 瀏覽位置:首頁 > 經驗感言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經驗感言


淺談心智障礙青年的性別教育---教保員:陳耿南

  • 發佈日期:2018-07-26
  • 照片說明文字東方人對於性別的話題或議題向來較為保守,認為公開討論相關的話題,是不適宜的、是令人害羞的,中國古代更有非禮勿聽、非禮勿視的言論,一切的言行舉止皆需合乎「禮」的法度,而「性」是屬於夫妻閨房中的隱私,並不合乎禮,所以想當然爾,兩者是有衝突的,也因此談「性」在古中國封閉的社會中便成了一種禁忌。

    隨著時代的變遷、演進;以及開放的西方觀念向東傳播的結果,來到21世紀的現在,我們對於性別教育的觀念可說是有著天壤之別,開放的社會風氣讓談論「性」這件事,不再是害羞的,也不再只是閨房話題,是學校的教育課程之一:也是法律上明文規定的條文之一,如: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及性騷擾防治法等等…,又簡稱性別三法,讓我們在多元的社會中有依循的軌道,不致因多元的思考而使原本的性別樣貌變形。

    而上述所言,僅是針對一般普羅大眾,但是對於心智障礙的這個族群來說,要與他(她)們來談性,尤其是教導他(她)們認識「性」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艱鉅的任務,原因無他,在成熟外表下,卻有個長不大的靈魂,這就是這個族群的特質,因此在性這件事上,就有了教導上的迷思,如:
    ◎智障者很單純,會有性需求嗎?
    ◎不教就不會知道,避免引發好奇心
    ◎萬一上癮,就很難約束他(她)們自制
    ◎如果被性侵而受到很大的創傷呢?
    ◎愛與關心的界線如何拿捏?

    在一般預設心理的框架上,就產生了這些所謂的迷思,但是除了人類,其他動物的物種也不需特別學習,就會繁衍後代,所以「性」是一種身體的本能,隨著身體的成熟,便會逐漸開始發展,而智障者是心智發展不足,並非身體發展不足,與其讓其似懂不懂的自己摸索而造成困擾,還不如給一個正確的方向,讓他(她)們可以依循,使其在合理的規範下,做出合乎社會期待的行為

    古有名言:「食色,性也」,性是身體自然的本能,我們應該接受智障者也與一般人一樣,會想要童話故事;會喜歡偶像劇;會想要跟爸媽一樣可以一起生活;會有性需求,甚至是探索兩性身體親密的行為,所以真正的應對態度是以疏導代替忽視/防堵:禁止只會引起好奇心,忽視則會導致自行蔓延摸索,只有經過正確的教育,才能引導他(她)們學習正確性知識,體會真正的愛與被愛。

    活動
  • 分享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