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 瀏覽位置:首頁 > 心得分享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心得分享


107年度融合式職業訓練單位人員研習課程心得-辦公室資訊實務應用班導師 游錦堂

  • 發佈日期:2018-05-21
  • 照片說明文字前言
    為協助北基宜花金馬分署辦理融合式職業訓練 (即一般性職業訓練 )之單位人員,瞭解身心障礙者特質、勞動狀況就業優勢與限制以及提升其對職務再設計、無障礙需求輔具運用和相關就業服務資源之應用的了解與認識,進而拓展身心障礙者多元參訓管道並增進對身心障礙者參與融合式職業訓練之成效。

    訓練課程重點
    擔任職業訓練員(職訓員)已十餘年,除了本身的教育服務熱忱外,更需不斷在專業技能與政府舉辦的進修研習或相關在職訓練課程上不斷的精進與隨時更新資訊,尤其是社福單位第一線的人員,如何瞭解與認識每一位受訓身心障礙朋友的個別需求(如就學、就醫、就養與就業)以及各種多元障別特性、個人特質及勞動狀況是成為職業重建專業人員必備的核心能力的重要課題。

    本次參與課程者皆是在職業重建領域服務多年或轄內縣市政府業務相關承辦人、辦理融合式職業訓練單位(在職、職前及產投方案)之授課講師、助教或行政人員,為期二天的融合式課程包括3月30日,課程名稱:「肢體障礙者相關疾病及對職業功能的影響、輔導案例分享、就業輔具的運用及案例分享、身心障礙者無障礙環境的通用設計與安排-就業環境的無障礙考量。」;3月31日,課程名稱:「心智障礙者學習特性及教學策略、身心障礙者情緒、行為輔導。」

    身心障礙者特質課程介紹
    研習課程內容包括「肢體障礙者相關疾病及對職業功能的影響、輔導案例分享、就業輔具的運用及案例分享、身心障礙者無障礙環境的通用設計與安排-就業環境的無障礙考量」、「心智障礙者學習特性及教學策略、身心障礙者情緒、行為輔導」及「綜合座談」,授課講師皆是長期服務身心障礙者領域的社福界資深前輩,課程從廣義身心障礙者的ICF定義,特質及勞動市場調查分析,進入到「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體系」及如何提供身心障礙朋友最妥切的就業引導流程,當然職業訓練這一塊也佔舉足輕重的角色。

    另外,探討無障礙措施與就業輔具運用及職務再設計的實際案例,示範如何稍微改善場地配置、分工簡化作業方法及流程,適當的輔具或職務再設計並進行職務(工作)分析後,身心障礙朋友一樣可以在職場上發光發熱,貢獻所學的專長。

    職訓的目的在於「就業」
    職業訓練的形式可分為「職前訓練」、「在職訓練」、「轉業訓練」。

    觀察到學員一開始進入職訓時往往懵懵懂懂,無法真正瞭解到參訓的動機與目的,以致結訓後學非所用,甚為可惜,本基金會承辦新北市政府107年度身障職訓專班(資訊類)「辦公室資訊實務應用班」以職前訓練為主,透過專業扎實的養成訓練,培訓具有就業意願的身心障礙朋友習得資訊科技及辦公室文書處理專長,結訓後期能順利銜接行政、文書與資訊助理為主的就業職場為目標。

    愛因斯坦曾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樹能力來評斷一隻魚,牠將一輩子相信自己是個笨蛋。』

    在研習課程中老師一再強調尊重每個人個別差異與人格特質的重要性並舉例二位名人,一位是愛因斯坦而另一位則是物理學家霍金博士。即使是愛因斯坦,高中時都因為背科不行被退學,結果不能在德國考大學,只能跑到瑞士唸一所「重視理解不重死背」的高中,最後世界誕生了這位傑出的物理天才,故事說明適才、適所、適合的教育環境,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為各領域的達人;另外,一個小故事不久之前已逝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博士,霍金博士身患運動神經疾病被醫生診斷只能存活兩年時間,一生致力於尋找能夠統一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的學說,即使病情加重,最後坐上了輪椅,他克服困難相繼出版了《時間簡史》等科學書籍,然因肺炎其咽喉部位經過手術開刀後導致他不能講話,不得不使用上了一種能代替本人發音的電腦語音讀報設備及眼球辨字技術,證明了有適當的行動輔具(電動輪椅)、眼球辨字系統、語音讀報、裝在輪椅上的個人行動上網電腦一樣突破身體上的限制追求學術上的成就,對霍金而言電動輪椅、眼球辨字技術、語音輸出報讀就是霍金博士發展論文、演講的「就業輔具」運用及案例分享。
    以上與大家分享受訓心得與在「友好」從事職訓教師工作十年多來的感想,我認為在社福機構裡提供的是身心障礙者受教權,培養獨立自主,案主自決的能力,提供的不止是資訊科技與減少數位落差的同時,不僅僅是"助人",而是「當有榮幸聆聽並嘗試理解、回應每一位身心障礙者如何面對逆境中自我成長與心路歷程的故事,也更讓我們有機會思索到底自己可以磨練成一個怎樣的幫助別人,並看見這世界原來有這麼多不同的樣貌、價值而努力著。」

    備註:
    何謂『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
    一般而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即是透過輔導與支持資源的提供,協助身心障礙者進入職場或重返職場,並提供可能必要的持續支持。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系統基本上結合個案管理、心理輔導、職業輔導評量、就業安置、醫療復健等各項專業服務資源。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進入二十一世紀,由於新的思潮與理念的產生,以及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已有別於剛萌芽時期,主要因應世界大戰傷兵退伍而發展出的各項服務措施。國內的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最近幾年積極發展,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個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庇護工場、職業訓練等等的政策方向,都亟需相關人員竭盡心力規劃良好方向,以供第一線職重專業服務人員遵循。

    新北市身心障礙者求職暨就業服務模式
    一般透過『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窗口
    成立新店、板橋及三重三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中心,以個案管理方式,提供就業諮詢、障礙功能評估、職涯輔導、連結相關資源等服務。

    一般性(競爭性)就業服務
    指具有工作能力與就業意願,可進入一般性職場工作之身心障礙者。

    請洽本市各就業服務站(臺)提供就業服務。

    支持性就業服務:
    針對具有工作能力但暫時無法進入一般性職場之身心障礙者,提供一段時間的支持,使其能順利在職場中獨立工作。
    庇護性就業服務:
    針對於有就業意願,但工作能力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職場,且經由職業輔導評量,適合庇護性就業服務之身心障礙者,提供就業服務。
    居家就業:
    委託就業服務單位協助無法久坐或外出,致不易進入一般性職場或無法創業之中、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提供適性之居家就業服務,提升其專業能力,以擴充就業機會,進而能自立更生。
  • 分享
    • 相關圖片:
      • 辦公室資訊實務應用班辦公室資訊實務應用班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